公告
日照信息港(http://www.rizhao6.com/)服务大家,欢迎分享传播!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!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,现在免费注册会员,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。
关闭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日照新闻资讯 » 娱乐新闻 » 正文

高行健个人简介,高行健为什么被驱逐,高行健对毛的评价

发布时间:2017-03-23 14:12:13
div>  高行健说,他获奖后对中国领导人的强烈反应毫不奇怪,"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愤怒"。对于中国的形势很悲观,他说尽管经济发展,国内没有任何变化。在目前的政治气氛下,他认为根本没有机会回到中国,他也不期望他的作品在国内上演。
  
  中国作家协会谴责瑞典科学院不了解其它著名作品,"别有用心"。当香港和台湾报纸大肆报导高行健获奖的消息时,中国大陆报刊几乎都不提这件事。
  
  报导说,高行健认为,全球化、消费主义和政治压迫是对文学的威吓。
  
  高行健在法兰克福举行的书展上说,文学应当在巨大的全球生产中保持自己的地位。
  
  高行健仍然怀疑他能否回中国。 南华早报说,虽然高行健由于文学上的胜利而走到聚光灯下,他坚持说自己对政治从来不感兴趣,并谴责文化革命是场梦魇。 高说,"在中国的时候,我对政治从来不感兴趣。我痛恨政治。在我的经验中,这是对人民的操纵。"
  
  在中国文化革命期间,高行健曾经被送去接受再教育,并烧掉了整整一箱子手稿。他说,"那真是疯狂,纯粹的疯子。整个人民都热衷于这种恐怖。真是一场梦魇。文化革命开始后,我被迫烧掉自己的日记。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——但写作总是我的必需。"
  
  幼年时光
  
  高行健(右)与母亲顾家骝和弟弟高行素合影
  
  高行健(右)与母亲顾家骝和弟弟高行素合影
  
 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四日(1940年1月4日)生于抗战时期的江西赣州。父亲高运同是中国银行职员,母亲顾家骝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并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,二人均生于破落的大家族中。[1]
  
  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弟弟高行素诞生。抗战胜利后,其父仍留在银行里,失业后当过记者,供职于私人银行及轮船公司。尽管高行健的父亲经常失业,但生活仍旧宽裕。幼年的高行健由于体弱而由母亲进行识字教育。在她的影响下,高行健对戏剧、写作和绘画均产生了兴趣。[2]
  
  解放初期
  
  1950年,在时为南京军区军官的高行健表伯父的邀请下,全家搬至南京。1952年,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(今南京市金陵中学),其原为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,因此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。对这段时光,高行健回忆到:“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。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”。[2]
  
  法文之路
  
  受家庭和外部环境影响,年轻的高行健最初的理想是做物理学家或数学家。同时由于从小爱与母亲演戏,高行健亦产生了报考戏剧学院的愿望。由于不符合导演系的报考条件,高行健只得放弃。于是,他的理想转向了作家。参观了南京大学中文系后,由于学习氛围与高行健心中“遗世万年的文学熏陶”的想法不符,他最终决定报考外国文学或绘画。
  
  由于从小喜爱绘画,高行健师从中国美术家协会最早一批的会员恽宗瀛先生学画素描、水彩、油画以及泥塑,并产生了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愿望,这也得到了恽宗瀛先生的支持。但高行健听从了母亲的建议,放弃报考中央美术学院。
  
  高考复习中,高行健反思了自己学习理工的理想,并在一个下午偶然在学校图书馆中找到了一本共产国际出版的刊物,书中所描绘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巴黎超现实主义画家和艺术家、诗人和文学家们在巴黎小酒馆里的生活深深吸引了他。因此,年仅17岁的高行健于1957年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(今北京外国语大学)的法语专业。大学时光中,高行健主要在图书馆中度过,期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及写剧本、小说。课外,他与同学组织了“海外剧社”并曾用法文演戏。[2]
  
  文学生涯
  
  高行健
  
  高行健
  
  1962年,高行健从北外法语系毕业后,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。
  
  1969年与相识12年的女友结婚。两人育有一子高杭,
  
  1970年,被下放到干校劳动,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。1973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75年,返回北京,任《中国建设》杂志社法文组组长。1977年,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。1979年5月,作为全程翻译,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,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《巴金在巴黎》。同年,发表中篇小说《寒夜的星辰》。
  
  1981年,调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。同年,发表评论集《现代小说技巧初探》。1982年,与铁路文工团编剧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《绝对信号》,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。1983年,《车站》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,由于“清除精神污染运动”,很快被禁演。
  
  1984年,发表中篇小说集《有只鸽子叫红唇儿》。1985年,在北京与雕塑家尹光中举办泥塑绘画展,开始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,这是高行健至今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唯一一次画展。同年,应邀赴欧洲五国(德国、法国、英国、奥地利、丹麦)访问八个月,在柏林世界文化之家举办了个人画展,获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,卖画获“巨款”四万马克,从此高行健开始了以画养文生涯,获得了更多写作上的自由。1986年,由于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”运动,剧作《彼岸》被禁演。[3]
  
  两次婚姻
  
  在八十年代他的大起大落中,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一位同事郭长慧。郭长慧也毕业于高行健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,但比高行健年轻13岁。两人同在外文局工作并于1985年结婚,高行健在同年到德国当访问学者。
  
  1986年,高行健回到了中国,而妻子到了法国入读里尔高等新闻学校,毕业后成为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、文化与艺术节目的主持人。
  
  1987年底又来到法国巴黎,并正式移民定居法国,后与妻子团聚。
  
  1989年,第二次婚姻以失败告终。据自七十年代便与高行健一直维持着深厚友谊的大陆作家刘心武说,高行健前妻也擅法文,目前任职于法国电台,两人于八十年代末离婚,未育有子女。[2]
  
  定居法国
  
  高行健
  
  高行健
  
  1987年,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。1988年,开始在巴黎郊区巴纽里定居,起初生活艰难。1989年,成为法国“具像批评派沙龙”成员,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的年展。1992年,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“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”。1997年,加入法国国籍。1999年,高行健的画作在巴黎参加卢浮宫第十九届国际古董与艺术双年展。
  
  20世纪90年代期间,高行健同时以中文与法文创作。剧作如《生死界》、《夜游神》、《对话与反诘》、《周末四重奏》等。2000年10月12日,高行健小说《灵山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他因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。瑞典文学院的颁奖理由是“其作品的普遍价值,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,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。”2002年2月25日,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为高行健颁发“荣誉军团骑士勋章”。2003年,法国举办“高行健年”以表彰他的成就。[4]
  
  2010年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,高行健开玩笑地说自己“三生有幸”:“第一生在中国,第二生在法国,诺
  
  高行健的诺贝尔奖证书
  
  高行健的诺贝尔奖证书
  
  贝尔奖获奖以后,我生了一场大病,也可以说是大难不死,又有一生,我自己开玩笑说真是三生有幸。”高行健坦言,他没有想回中国的打算,他没有落叶归根的想法。他认为自己现在是世界公民,在哪里生存就在哪里生根,无处不可以生根。2013年11月,高行健在新加坡接受BBC电视台访问时说:“我已经离开中国26年,现在中国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,但我不了解,也不关心,我现在生活在欧洲,我更关心欧洲的文化。”他同时坦言,他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。[2]
  
  主要作品
  
  编辑
  
  戏剧
  
  1、《绝对信号》(与刘会远合作),实验剧作。1982年,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;1992年,在台湾上演。
  
  2、《车站》,实验剧作。 1983年,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;1984年,在南斯拉夫上演;1986年,在香港由第四线剧社演出;1988年,在英国上演;1992年,在奥地利上演;1999年,在日本上演。
  
  3、《野人》,大型剧作。1985年,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;1988年,在德国汉堡上演;1990年,在香港上演。
  
  4、《高行健戏剧集》,戏剧集 。1985年,由群众出版社出版,收录了《绝对信号》、《车站》、《独白》(独角戏)、《野人》,以及现代折子戏四篇:《模彷者》、《躲雨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喀巴拉山口》。
  
  5、《彼岸》,实验剧作。1986年,在北京文学刊物《十月》发表;1990年,在台湾上演;1994年,瑞典皇家歌剧院出版瑞典文版剧作选《彼岸》,译者马悦然(Goran Malmqvist)。1995年,香港演艺学院,高行健执导。
  
  6、《躲雨》 。1987年,在瑞典上演。[5]
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同类图片新闻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 
高行健个人简介,高行健为什么被驱逐,高行健对毛的评价版权与免责声明
日照推荐图文
最新分类信息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新闻频道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| 站点地图